“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进一步增强校园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消费意识,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于3月13日至3月16日在高邮湖校区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绘画比赛和知识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期望通过艺术创作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向师生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食品安全环境,同时展现食品专业学子的社会责任感。
笔尖上的食品安全理念传递。此次绘画比赛以“食品安全,你我同行”为主题,共收到来自2024级学生的60多份作品。参赛学生以单幅漫画、四格漫画或多格漫画的形式,围绕食品安全主题展开创作。作品内容丰富多样且有创意,既有对健康食品的呼吁,也有对“三无”食品和变质食品的警示,生动展现了广大青年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些作品,不仅是对食品安全主题的深刻诠释,更传达了学生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追求。学院将参赛作品布置在第一食堂大厅进行展示,以绘画号召广大师生食品安全问题,提高食品安全防范能力。很多学生驻足观赏,并为心仪的作品投上一票。
服务中的食品安全责任践行。为增强活动实效,“食”代达人社团的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食品安全知识手册,她们走进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面向不同群体进行志愿宣讲,引导大家学会辨别假冒伪劣食品,杜绝购买“三无”食品,培养正确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垃圾食品,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解冻时也能长细菌,冷冻的过程并不会灭菌,只是暂停了细菌的生长,解冻时细菌就会继续繁殖。”在校园主干道上,生化学院志愿者食品2402班朱禹蒙向其他学生解锁了“容易忽略的食品储存小知识”,听讲学生竖起大拇指点赞......志愿者们用行动传播了知识,更播撒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或知识宣讲,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学生从参与比赛、画展布置到志愿宣讲,真正将所学内化为实干担当,增强了自我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在校生主动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未来,生化学院将以“食”代达人社团为抓手,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与健康教育活动,并以“专业赋能公益”,为社会营造食品安全社会氛围注入青春动能。
(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 吴美瑾)